跳转至

4.模式规则与伪目标

4.1模式规则

模式规则实在目标及依赖中使用%来匹配对应的文件,我们依旧使用上面的例子,采用模式规则格式,如下:

CC = gcc
OBJ = main.o add.o sub.o
output: $(OBJ)
    $(CC) -o $@ $^
%.o: %.c
    $(CC) -c $<

clean:
    rm $(OBJ) output

其中:第五行%.o: %.表示如下。 1.main.o 由 main.c 生成 2.add.o 由 add.c 生成 3.sub.o 由 sub.c 生成

4.2伪目标

在前面的例子中,我们直接执行“make”命令,它的目的是去执行第 1 个规则,这跟执行“make output”的效果是一样的。在这里,“output”既是规则的目标,也是一个实际的文件。 而伪目标是什么呢?对于以前的例子,先执行 make 命令,然后再执行“make clean”命令,如下

$make
gcc -c main.c
gcc -c add.c
gcc -c sub.c
gcc -o output main.o add.o sub.o
$make clean
rm *.o output

一切正常!接着我们做个手脚,在 Makefile 目录下创建一个 clean 的文件,然后依旧执行 make 和 make clean,如下:

$touch clean
$make
gcc -c main.c
gcc -c add.c
gcc -c sub.c
gcc -o output main.o add.o sub.o
$make clean
make: 'clean' is up to date.

为什么“make clean”时命令没有被执行?因为已经有名为 clean 的文件了,并且它的依赖是空的,执行规则的条件没满足。 伪目标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在 clean 前面增加“.PHONY:clean”,如下:

CC = gcc
OBJ = main.o add.o sub.o
output: $(OBJ)
    $(CC) -o $@ $^
%.o: %.c
    $(CC) -c $<

.PHONY:clean
clean:
    rm $(OBJ) output

运行结果:

$make
gcc -c main.c
gcc -c add.c
gcc -c sub.c
gcc -o output main.o add.o sub.o
$make clean
rm *.o output

当一个目标被声明为伪目标后,make 在执行规则时就会默认它满足执行条件。 这样就提高了 make 的执行效率,也不用担心由于目标和文件名重名了。 伪目标的两大好处: 1.避免只执行命令的目标和工作目录下的实际文件出现名字冲突。 2.提高执行 Makefile 时的效率